【導讀】眾所周知,養魚先養水。那究竟什么樣的水是養魚的“好水”每個養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做為一個合格的養魚人,應該對養魚的水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和理解,那么到底什么樣的水是養魚的好水呢?怎么通過感官判斷和檢測手段來判定好水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細細說來。
首先判斷魚缸水質的好壞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通過眼觀鼻聞來進行感官判斷,這是每個養魚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對水質的感官判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水質清澈,“肥瘦”適中,柔韌而不膩】
判斷水質好壞首先要看的就是水體的澄清度,好水所含的懸浮顆粒較少,給人的感覺是清澈透亮、晶瑩剔透。柔韌而不膩是指好水有一定的韌性,肥瘦適中,不像純凈水那樣清瘦不含一點其他物質。膩是指水質不能過肥,水體不能出現油膜、泡沫、蛋白蟲、以及細菌和藻類暴發等水肥現象。
【水體略帶水色】
什么叫養水?養水就是在養菌,其中除了養眾所周知的硝化益菌,還要養其他有利于維持水質的各種微生物。
俗話說,水清則無魚,若魚缸的水像純凈水那樣無色透明的話,說明水太瘦,水里的含菌量太少,魚只不能很好的生長,不是我們希望的好水。水色是由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決定的,主要是各種藻類,硅藻、綠藻、裸藻、隱藻、甲藻等,好的水色應該是呈現非常淡的茶褐色、黃綠色、油綠色,而出現灰白色、灰黃色、黑褐色為壞水。
因此養水的一個基本功也包括看水色,真正的好水是略帶水色的,這是熟水的標志。
【氣味正?!?/span>
一缸好水應該基本是無味的,或者帶一點淡淡的魚腥味,如果出現濃腥味、腥臭味,甚至是氨水的味道那么水質就一定出問題了。那么水質搶救也就迫不及待了。
【氨和亞硝酸鹽】
一缸水的澄清度固然重要但它絕不是判斷水質好壞的決定性指標,因為即使水不算清澈,對魚來說都不是致命的。
那么什么是最致命的原因呢?這恰恰就是水中的毒素,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暗殺者,能直接要了魚的性命。我們花了那么多錢配置魚缸的過濾系統、購買濾材、培養硝化菌為的是什么?主要是用來清除水中毒素的。
“無毒”是養魚好水的最基本條件,但也是最關鍵的指標。毒素指標是判定水質好壞的決定性指標,是排第一位的。只要檢測出有毒素指標,不管你的水有多么清澈都不是好水,都不適合養魚。
毒素的存在說明硝化系統還沒有建立健全,水還沒有養好,養魚真正的好水毒素指標應該為零。 判定水的毒素指標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必須要使用檢測液來檢測。水質毒素檢測試劑我認為是養魚必備的檢測手段之一,檢測試劑包括氨測試液和亞硝酸鹽測試液兩種。
【水的硬度】
各地水質不同,水的硬度也相差較大。水的硬度和ph值是有緊密聯系的,我國南方水質偏軟、微酸,pH一般在6.5-7.0之間。我國北方水質偏硬、偏堿性,pH一般在7.0-8.0之間。除了少數非洲三湖魚喜歡硬水高ph的水質外,大多數熱帶魚喜歡酸軟的水質,一般情況下人能喝的水的硬度都適合養魚,市售的GH硬度檢測試劑可以很方便的檢測水質的硬度。
水的硬度對魚的生理機能有著重要影響??梢杂绊戶~的滲透調節系統、改變魚體的鹽水平衡、影響鈣的吸收、魚卵的孵化。水的硬度對某些殺蟲劑的毒性也有影響,一般來說硬水會減弱殺蟲劑的毒性,但會增加氨的毒性。
5、溶解氧
水中溶氧多少是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養魚水體的溶解氧一天24小時中,必須有16小時以上大于5mg/l,任何時間不得低于3mg/l。溶氧不足,會使魚類的食欲減退,體質下降,抗病力降低,當水中溶氧下降到1mg/l左右時,魚就會浮頭。這個指標一般在家庭養魚時不做檢測,養魚少的時候只要保證濾器能正常工作,水是流動的就不會缺氧,魚多的時候要打氧。
【pH】
pH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水的pH值決定了魚血液中的pH,而魚血液中保持pH值的酸堿平衡是魚最重要的生理特征。Ph6-8都是養魚的好水,一般城市自來水的ph在7左右,適合養大多數觀賞魚。在合理的范圍內保持pH的穩定是我們“養好”魚的基本要求。如果養魚水的pH在短期內出現急劇變化,俗稱“pH震蕩”,魚會發生急性酸(堿)中毒,會暴斃的。另外水質酸跌也是造成魚患病或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pH的日常監控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了,想養好魚備一支pH筆是很有必要的。